近年來,杭州高新區(濱江)行政服務中心圍繞推進高質量發展、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工作目標,緊扣“創新濱江、數字濱江、國際濱江”發展導向,以數字化改革為統領,立足高質量發展基礎,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不斷加大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效能提升,扎實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,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驗,獲得顯著成效。
為切實提升企業辦事效率,進一步打通“政—銀—企”之間的質押融資渠道,2019年6月,杭州高新區(濱江)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用。在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,高新區(濱江)專門設立質押窗口,通過引進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,并設立銀行服務點,解決了知識產權質押跑多地的問題。依托這一載體,聚集專利、商標、版權等知識產權全領域辦事事項,解決了知識產權業務受理層級高、地點分散、流程復雜的問題,實現濱江知識產權分析、評議、價值評估以及登記“最多跑一地”。
隨著政務服務數字化改革的推進,數智政務不斷提檔升級,在實現物理意義上的服務機構集聚后,高新區(濱江)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知識產權“一件事”迭代升級,通過數字技術,整合資源,將“云端”與“物理”相結合,持續為企業提供“全生命周期”式的服務。近年來,高新區(濱江)正式上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,為企業描繪出“數字畫像”,解決供需錯位“最后一公里”痛點,大大提高企業專業申請的質量和效率。
線下整合窗口,線上數字化賦能,高新區(濱江)雙線融合推動完善集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、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知識產權體系,形成數據知識產權存證、評估、質押的“1+N+1”新模式,獲批浙江省首批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試點,知識產權“一件事”改革經驗獲評2021年第一批中國(浙江)自由貿易試驗區十佳制度創新案例并獲全省推廣,《知識產權集成服務規范》擬上升為省級標準。
過去一年中,高新區(濱江)聚焦涉企服務和便民服務重點領域,累計推進企業“一件事”48件、個人“一件事”23件。多項“一件事”全省率先上線!巴诵荨薄案咝.厴I生就業”“知識產權”等多個“一件事”獲省級試點。與此同時,“政務智辦智慧大廳”系統更新上線,“數據分析后臺-決策中臺-駕駛艙前端”的三端協同,推進線下大廳管理服務效能提升。
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深入推進讓服務“升溫”,而監管執法規范性和透明性的提高則為管理兜底。近年來,高新區(濱江)堅持探索各領域監管新方案,將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與信用監管相結合,充分運用“互聯網+監管”模式。去年上線的“平安工地一碼通”應用,將14個部門的10大類業務集成“綜合治理、工地一件事、工友之家、社會監督”四大模塊,至今已累計服務工地項目295個、企業790家、企業管理人員4100多名、務工人員3萬余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