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在我省“426”知識產權宣傳周主場活動現場,舉行了專利免費開放許可推送儀式。省市場監管局于全省征集了19家高校院所893件專利參與此次免費開放許可,其中向山區26縣定向開放500件。上述專利通過“浙江知識產權在線”智能分析,精準匹配推送至適用的10053家中小微企業,其中山區26縣企業4002家。
“專利開放許可”指的是專利權人發出要約,凡希望實施其專利的人,均可按要約獲得專利實施許可。該制度旨在以開放使用擴大專利技術共享范圍,降低專利技術交易成本,推動價值實現最大化。
我省是全國率先探索“專利開放許可”的試點省份,2020年10月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經過第四次修訂,引入“專利開放許可制度”。2021年5月,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《知識產權合作會商議定書》,明確“支持浙江先行試點推進實施專利開放許可”。同年10月,省市場監管局首次嘗試探索“專利開放許可”制度,面向全省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免費開放許可專利379件,達成許可實施合同306份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。
“依照這一制度,我的專利不僅能夠被激活,還能在企業設備升級中派上用場,前期研發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!痹谡憬砉ご髮W吳震宇教授看來,專利開放許可制度促進了他們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對接!霸瓉戆l明專利申報成功后,我也想成果轉化,但苦于找不到合適的企業,這回真是幫上大忙了!”他高興地說。
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《2020中國專利調查報告》顯示,2020年中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4.7%。其中,企業為44.9%,科研單位為11.3%,高校為3.8%。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高校與企業在有效專利的產業化率方面存在明顯差距。高校中許多有價值的發明專利無用武之地,而有專利使用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又缺少有效的合作路徑。
據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本次大會上新征集參與免費開放許可專利893件,半數以上面向山區26縣和戰略性新興產業。上述專利有三方面特點:技術含量高,發明專利739件,占82.7%;市場前景好,有45.6%專利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,單次許可期限最高5年,企業有充分時間轉化形成市場化產品;許可費全免,所有專利均承諾不收取任何許可費用。
|